当代牛马犒劳自己的方式不是下馆子,而是约上朋友直奔按摩店。在此起彼伏的「啊~」中,为第二天的班续命。
尤其是肩颈,谁按谁爽,越大力越爽。
图片来源:� �
然而,这看似让人放松的按摩却暗藏杀机。有人在按摩脖子过后突发脑梗进医院,并且这样的案例还不少!
#
#
#
图片来源:中国妇女报、宁波晚报
不仅是按摩店发生了这样的事情,有时候家里人好心给按两下,也面临着这样的风险。
前段时间这件事还上了热搜。妻子好心给刚下班的丈夫按摩放松,却把丈夫按进医院,检查后发现:右侧小脑大面积梗死!
图源:微博截图
一个好心的举动,却引发了脑梗……想到这里,让人后脊梁一凉。
办了按摩卡的朋友先别害怕,类似的事情虽然有发生,但属于小概率事件,这么严重的不常见。
但脖子这个部位,真心建议你不要随便按!真心不要!
脖子
连接头部和躯干的「交通枢纽」
讲真,脖子对于身体的重要性,不亚于心脏或大脑。
细细的脖子(颈部)是由许多骨骼、肌肉、神经、血管、淋巴管和其他结缔组织组成的复杂结构。这里集中着各大血管、神经、呼吸与消化通道,比如——
● 大血管:颈总动脉、颈内动脉、椎动脉、颈内 / 外静脉都经过这里;
● 神经:颈丛、臂丛、迷走神经、副神经、交感链等都集中于此;
● 呼吸与消化通道:气管、食管、喉、甲状腺等都在颈前部。
毫不夸张地说,脖子是连接头部和身体的重要「交通枢纽」。一项发表在《解剖学》杂志上的研究说明,颈内动脉是主供脑前循环的血管,对大脑血供占比接近 75%,椎动脉及其分支(后循环)提供剩余的 25%。 [ 1 ]
颈部血管分布示意图
图片来源:丁香设计团队
脖子如此重要,但实际上却是个「脆皮」,保护力度几乎为零——
● 没有骨性保护:为了拥有高度灵活性,颈椎骨体积小,韧带与椎间盘之间间隔狭小,不像胸廓那样拥有肋骨覆盖的大面积保护。
● 覆盖薄弱:前颈部主要是肌肉、皮肤和筋膜,没有重型骨骼或厚脂肪组织。
● 非骨性保护容易失效:脖子非常依赖肌肉和软组织来维持稳定性,但当肌肉因疲劳或姿势不良而力量减弱时,这种非骨性保护会迅速失效。
● 灵活度和活动频率高:脖子需要频繁地扭转、屈伸来帮助大脑获得最大视野和感官刺激,但这种灵活性往往以牺牲稳定性为代价。
真的很想对「脖子」说:你知道你这么「脆皮」,那你好歹把血管、神经等「贵重物品」埋深一点是不是?
「脖子」回复说:偏不!
脖子里很多血管的所在位置都非常浅表。比如,颈总动脉,位于颈部气管两侧,你用手摸一摸都能摸到它的搏动。难怪武侠小说里,刀一抹脖子命就呜呼了。
所以,任何施加于脖子上的外力都需要额外小心,脖子一旦受伤,不仅影响脖子活动能力,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。
脖子按不对,真的有风险
中青年尤其要小心
按摩颈部时,脖子受到外力按压,风险就来了。
乱按摩脖子,尤其是大力按摩或使用按摩枪等对颈部进行强力震动,都有可能对颈部造成损伤——
● 轻则皮肤红肿、淤斑,局部酸痛 / 肌肉拉伤,或暂时性头晕或恶心,比如,过度按压或牵拉颈部肌群(斜方肌、胸锁乳突肌等)可引起肌纤维微损伤。 [ 2 ]
● 稍微严重一点的则会,压迫或牵拉神经,加重椎间盘问题,颈部韧带或关节损伤,比如,过度扭转可能损伤小关节囊、韧带,引起颈部僵硬、活动受限。 [ 3 ]
● 最严重的,就是可能导致脑梗。 [ 4 ]
以上轻度和中度损伤都好理解,但脖子怎么会跟脑梗扯上关系?
要讲清这个问题,需要补充一点解剖学知识。
图片来源:� �+ 自己做的
上文提到,脖子里面有很多血管,分为动脉和静脉。脑梗,就发生在动脉。准确地说,按脖子按出脑梗,和一种叫做「颈部动脉夹层」的问题有关。
动脉血管的血管壁从内到外有三层,分别为内膜、中膜和外膜,大家吃火锅时,经常涮的黄喉就是切开的动脉血管。还记得吃黄喉时的口感吗?「tree tree 的」「嘎吱嘎吱的」,对吧?这是因为动脉是非常 有嚼劲 有韧性的纤维结缔组织,能应对快速流通的血液和较高的血液压力。
假如这层极具韧性的内膜破损了怎么办?
高速流通的血液会冲进破损处,淤积在内膜和中膜之间,形成一个「鼓包」,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动脉夹层或壁内血肿。发生在颈动脉和椎动脉的「鼓包」,就叫做椎 / 颈动脉夹层。
夹层之后,这根血管就有可能出现闭塞或者血栓,进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或脑梗。
一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,虽然颈部动脉夹层占所有脑梗病因中的 2%,但在小于 45 岁的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的比例高达 8%~25%。 [ 5 ]
而导致头颈动脉夹层的因素有很多,颈部按摩就是危险因素之一。一项研究表明,在遭遇头颈动脉夹层疾病的患者中,约有 60% 患者是原发的,另外 40% 患者是具有相关诱因的。 [ 6 ]
更要命的是,这一切的发生可能神不知鬼不觉,因为刚开始时,动脉夹层还没很严重,血流还能通过,人也没什么症状,很难发现。
但慢慢地,随着动脉夹层越来越严重,血流淤滞,甚至引起血栓或完全堵住血管,等脑梗发作时,已经是非常危急了。
就算按出脑梗的发生率不高,但手法、力度、位置不对,按伤肌肉、颈椎,按到颈动脉窦出现不适,也不好啊。
有些人穿高领毛衣都会觉得喘不过气,其实就是压迫到了颈动脉窦,更别提按摩颈部了……
总之,千万千万千万不要轻易按摩脖子。大多数做肩颈按摩的人,是为了缓解长时间久坐引起的肩颈不适,捏捏肩背就足够了。
有人会问,那该怎么保护好脖子?
保护颈椎主要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应对急性损伤,另一种是应对慢性劳损。丁香医生和专家们一起总结了 3 个建议,希望能帮助你拥有一个灵活舒展的脖子。
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结束了,你有没有遭遇过类似的「按摩事件」呢?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特殊经历!
最后,求点赞、求点❤️、求转发,假如你身边有「按摩爱好者」,请一定要转发这篇推文给 TA!
本文合作专家
本文审核专家
参考文献
[ 1 ] Seymour, Roger S et al. " Blood flow rate and wall shear stress in seven major cephalic arteries of humans. " Journal of anatomy vol. 236,3 ( 2020 ) : 522-530. doi:10.1111/joa.13119
[ 2 ] Ernst, E. " Adverse effects of spinal manipulation: a systematic review. "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vol. 100,7 ( 2007 ) : 330-8. doi:10.1177/014107680710000716 [ 3 ]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. Cervical Injury.
Cervical Injury - StatPearls - NCBI Bookshelf
[ 4 ] Engelter, Stefan T et al. " 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: trauma and other potential mechanical trigger events. " Neurology vol. 80,21 ( 2013 ) : 1950-7. doi:10.1212/WNL.0b013e318293e2eb
[ 5 ] Biller, Jos é et al. " Cervical arterial dissections and association with cervical manipulative therapy: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/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. " Stroke vol. 45,10 ( 2014 ) : 3155-74. doi:10.1161/STR.0000000000000016
[ 6 ]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,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. 中国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 2024 [ J ] . 中华神经科杂志 ,2024,57 ( 8 ) :813-829. DOI:10.3760/cma.j.cn113694-20240205-00081.
策划制作
策划:JJJ | 监制:Feidi
插图:四七 | 封面图来源:图虫创意
经常感到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?
查出肩颈有问题要如何康复?
试试在线问医生,新人 9.9 元起
� �
最近微信改版了,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
大家记得把丁香医生设为星标� � 哦~
配资指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