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0年,抗美援朝大战打响,那时候粟裕和林彪都病了,刘伯承又忙着办军事学院,所以挑来挑去,彭老总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,他身体一直很棒,这可是个大优点。不过,就连身强体壮的彭老总,到了朝鲜打仗打到一半,也因为那边条件太差而病倒了,这说明朝鲜的环境真不是一般的艰苦。再来说说咱们的志愿军,刚开始去朝鲜打仗的有六个军,其中50军最特别,因为它是从国民党那边起义过来的,是朝鲜战场上唯一一支这样的部队,军长是曾泽生,他是个正经学过军事的人,毕业于云南讲武堂,打过台儿庄大战这样的硬仗,解放战争时还和郑洞国一起守长春。那时候,国民党内部有人说50军(有时也说60军)是窝囊废,但这其实是他们内部派系斗争的话。你看黄埔名将郑洞国对曾泽生态度那么好,就知道曾泽生其实挺有本事的。
彭总发现了曾泽生的两大长处:一是他敢于挑战硬骨头,二是他心怀祖国,对民族大义坚定不移。首次上阵,曾泽生就展现出了非凡实力。50军的前锋149师三个步兵营,在没有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,竟然击败了英军的皇家坦克营,这战绩相当亮眼。这让彭总更加确信,50军和曾泽生能担负重任。到了第四次战役,彭总计划“西顶东放”,他立刻想到了50军,让他们背靠汉江,坚守阵地,这就是有名的汉江阻击战。从这里就能看出,彭总对曾泽生有多信任。
这是说的汉江那场激烈的阻击战。你知道吗,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,还有另一场特别重要的阻击战,那就是铁原阻击战。负责守卫铁原的是六十三军的军长傅崇碧。但在铁原阻击战打响前,彭总对六十三军和傅崇碧的安排似乎有点不太情愿。彭总曾说:“现在只能指望他了,不管怎样都得守住。”这话听起来,彭总对傅崇碧能不能守住铁原心里也没底。连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都说:“这样的硬仗,本该让梁兴初来打的。”其实,志愿军高层对六十三军和傅崇碧评价不高的原因有好几个呢。
在傅崇碧的军人经历里,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做政治工作,从抗战时当第2团的政治处头头,到解放战争时成为64军的副政委还兼着政治部主任,一直干到新中国成立后,他才真正转成了带兵打仗的军官。这也正是为啥他早些年没像钟伟、丁盛、李德生那些同级将领那么出名的一个大原因。
当傅崇碧指挥63军进入朝鲜战场后,他们一开始打得并不如其他部队出色。比如在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,63军试图突破清平川时,彭老总原本希望他们能切断加平和清平川之间的联系。于是,傅崇碧带着63军率先向韩国的第六师团和美国第九军发起攻击。但没想到,韩国第六师团的师团长张都暎也是个军事高手,他把三个联队摆成了梯形阵势,最强的一个联队冲在前面和63军周旋,消耗我们的力量,另外两个联队则在一旁策应,随时准备支援。这种战术就像是倒过来的三角形,在淮海战役时,邱清泉也曾经用过类似的办法。
另外,在汉江那场阻击战里,曾泽生也采取了前面兵力少、后面兵力多的梯队布局,这说明敌人学得挺快。结果呢,63军就被韩国的第六师团给缠住了。这事儿传到志愿军司令部的彭总耳朵里,他对傅崇碧和63军的整体战斗力就开始有点怀疑了,心里犯嘀咕:“怎么打个韩军都这么费劲儿。”等到新中国成立后,63军的一些老兵回忆起来,说一开始他们确实打得不太顺手。后来的铁原阻击战,那真的是紧急情况下接的任务,跟之前专门安排去阻击可不一样。这也就能理解,为啥彭总对曾泽生和傅崇碧两人的看法不一样了。最让人没想到的是,这一仗让63军和傅崇碧都超长发挥了,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,这才有了铁原阻击战的英勇事迹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配资指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